方成,原名孙顺潮,广东中山人, 1918年生。
1942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。
1942-1946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助理研究员。1946--1948年在上海,从事漫画工作。1947年春任《观察》杂志漫画页主编和特约撰稿人。1948--1949年9月在香港,参加“人间画会”从事漫画创作。出版连环漫画《康伯》。1949年9月来北京。1950--1951年任北京《新民报》美术编辑。《新民报》后改为《北京日报》,仍任美术编辑。1951--1986年9月任《人民日报》美术编辑 (职称:高级编辑)。1986年9月11日离职休养。
访谈录:
幽默主要是一种语言精神
问:您从事了一辈子与幽默有关的事业,那您觉得幽默是什么?
方成: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知道幽默,但是许多人都无法给幽默下结论,连爱尔兰作家萧伯纳都说无法给幽默下定义。我觉得幽默主要是一种语言精神,而漫画是幽默的一种语言方式。
幽默是一种独特的方式,许多人不知道幽默、滑稽和笑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。其实这三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。比如,人们看见一只猴子也许就会发笑,可那猴子算是幽默吗?但是弄清幽默要从笑去追根儿。笑是怎么被逗出来的呢?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一个人穿着西服却戴着旧式瓜皮帽,看着就滑稽可笑。两个人跳舞,女的像郑海霞,男的像李小双,甭跳,他们往那儿一站,就让人笑破肚皮。这是“不协调、不相称”逗人笑。一个人正吃汤圆,忽然飞来个乒乓球,恰好落在汤圆碗里;一个红鼻头的人问路,问到的人恰好也是个红鼻头。这是“巧合”逗人笑。
所以我现在主要的时间是用来研究幽默,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,我发现对幽默研究的还不是很充分。
问:您从事的是幽默事业,那您觉得一个人的幽默感是天生的,还是后天形成的?
方成:幽默感是一种性格特征,有天生的成分。有的人天生幽默感少一点,但是为人很宽厚,不计较小事,我觉得这也很好呀。但是有没有天分并不能妨碍一个人从事某种事业,比如一个人不是数学天才,但是他一样可以从事数学研究,但是要成为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大师,就要依靠天分了。画漫画也是一样,有了天分就可以进步快一点。
不去计较生活中的小事
问:人人都需要幽默,都需要快乐,可是生活中也不是每天都充满了响亮的笑声,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让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影响情绪。大家都会觉得方成老爷子的生活肯定是特别开心的,那您一般怎样化解生活中的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呢?
方成:我这个人还算豁达,不会去计较生活中的小事,这样自己就可以减少很多烦恼。比如我给人家画稿子,人家给我们稿费多一点或是少一点,这都是无所谓的,除非是那些让你一辈子都忘不掉,都无法原谅的刻骨铭心的事情,我会永远都记着,永远都不会原谅。我觉得除此之外的事情是都可以化解的,人还是厚道一点好。最简单的事情,比如骑自行车在街上跟别人撞了一下,只要没什么大问题,互相说个对不起,各忙各的去不是挺好吗?如果要斤斤计较,双方都会弄得不愉快,耽误了时间,心情也会不好,你说这又何必呢?
所以我讲人不要去计较小事,这样才会开心多一点。
问:许多人会觉得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来自于身边的朋友,以您自身的阅历您觉得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大吗?
方成: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很多人惦记着你,没有把你忘了,这是人最大的幸福,我的朋友多极了。我这一辈子里交的朋友有一个特点,就是山东人多。我早年在上海时,朋友就特别少,这可能跟当时我也没有什么社会活动有关系。后来到了北方,我的朋友多了起来,我自己也是北方人的那种性格。有了好朋友,人的生活就会开阔许多。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,应该看别人的优点,而且自己理解自己的缺点,对自己的评价才有分寸,这样的心态与朋友们相处才会和谐。
问:您的漫画事业是不是也得益于朋友之间的交流与启发?
方成:我的漫画方式和别的创作方式还不大一样,别人可以有剧本,有分工,而我主要靠自己来完成。从选材到构思到创作,全是自己来完成。当然我以前也和朋友一起合作过漫画,但是大多数主要靠自己来完成。这也正是我漫画的特点。也是这种幽默漫画不容易的地方。
问:如果让您用一幅漫画来表现您的一生,您会怎样构思这幅漫画?
方成:这我还真没考虑过,我用文字的方式写过我平生的许多事情,但是表现我自己生活的漫画我还没尝试过,因为我的漫画主要是新闻题材的幽默漫画,是与时政有关的,是讽刺性的。
问:也就是说一般的漫画还是与您所从事的幽默漫画是有区别的,比如说现在小孩子们看的卡通漫画也属于漫画,但是跟您的漫画在方式上完全不同。
方成:我的漫画一个题材只能画一张。现在的卡通漫画一个题材可以画成一个连续的故事,甚至是一本书。而且这种漫画一般是讲故事用的,它不要求有幽默感。当然有的卡通漫画也很幽默但是它不要求必须有幽默感,而我的漫画必须要求有幽默感。
问:朱德庸的漫画您看得多吗?他的作品每一个年龄段的人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很喜欢。
方成:朱德庸的漫画很幽默,他是连续性的。同时,他的漫画也很简单。他的读者群很多,这也证明了大家还是喜欢有幽默感的作品。
问:现在像您这样坚持创作新闻幽默漫画的作者多吗?媒体应该很需要这样的作品,因为现在媒体中有一个词儿,叫“读图时代”嘛。
方成:媒体应该很需要这样的作品。但是现在能够创作的人太少了。因为这种漫画看似简单,实际上对作者的要求是很高的。除了技巧与经验之外,还要求作者对时政新闻的把握与敏感性。其实,国外的媒体中都有这种新闻漫画,他们叫“评论漫画”或者是“编辑部漫画”。是一种固定的新闻方式,每年都要把作品编成画册。但是我们国家的媒体中这种新闻方式就非常少,一个是编辑部不会主动约稿,因为只有在编辑部主动约稿的情况下,才会有作者给作画,二是因为漫画作者太少,另外一个原因是稿费太少。
问:像您这样的大腕漫画家,现在一幅画的稿费是多少?
方成:我现在的稿费在同行里算是最高的,一幅漫画,一百五十块钱稿费。在五十年代,我一幅画的稿费是二十块钱,当时西餐的价钱是差不多平均八毛钱一位,好一点的每位是一块七,我一幅画的稿费可以请二十个人去吃西餐。现在一百五十块钱,两个就吃光了。所以相对于创作难度来讲,稿费低也是导致创作者太少的一个原因。许多会画漫画的人却去画连环画了,画卡通了,那样一个故事可以画许多张,稿费也会多些。
现在每天工作八个小时
问:您从漫画创作到研究漫画创作理论,现在尤其对幽默本质的研究下了这么大的功夫,有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您呢?
方成:侯宝林生前跟我是好朋友,就像亲兄弟一般。 1979年秋季的一天,他跑到我家来,问我:幽默是什么?我一时语塞,回答不出来。他说,咱们是干这一行的,哪能连幽默是什么也说不清?不行,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。我们约定了个星期天,我还特意从编辑部借了一台录音机,在我家侃了多半天,还是没搞清幽默是什么。他说,没关系,咱们接着研究。此后,我们又多次在一起研究幽默问题,直到他去世,也没个结果,留下遗憾,我感到对不起他。这么说吧,为了研究幽默,我几乎读遍了国内外论述幽默的书,苦苦钻研了几十年,就是要还他的遗愿,不让他在“那边”还惦记这件事。
问:但是我看您还是每天都特别忙,这么大的年纪了,还在勤奋工作。
方成:我现在每天工作八个小时。除了给媒体画一些稿子,我还在给一些书画插图。我现在工作起来也不会去计较多赚些钱还是少赚些钱,因为我的生活条件还算可以,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。所以我坚持工作完全是为了我的爱好和我的事业。